图书馆主页
数据库简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刊名字顺( Alphabetical List of Journals):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LL


  检 索:         高级检索

期刊名称: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SN:1000-0747
出版频率:Bi-monthly
出版社:KEAI PUBLISHING LTD,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 DONGHENG DISTRICT, 100717
  出版社网址:http://www.elsevier.com/
期刊网址:http://www.cpedm.com/syktykf/ch/index.aspx
影响因子:3.803
主题范畴:ENERGY & FUELS;    ENGINEERING, PETROLEUM;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China Journals
变更情况:Newly added by 2013

期刊简介(About the journal)    投稿须知(Instructions to Authors)    编辑部信息(Editorial Board)   



About the journal

《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于197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以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石油工程理论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传播、交流最新石油科学技术为目的,报道中国与世界石油勘探地质、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最新理论技术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目前开设“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学术讨论”等栏目。

《石油勘探与开发》SCIEi同时收录,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全球同步发行。中文版(国外作者论文翻译成中文)在期刊主页http://www.cpedm.com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三大期刊数据平台网络发行,同时发行纸质印刷版;英文版在全球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63804)。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影响因子在全国1994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连续8年来在能源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0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44次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20082011年评选两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两次获此殊荣;《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3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石油勘探与开发》除被SCIEi收录外,还被美国地质信息数据库(Geo-Ref)、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爱思唯尔公司的Scopus引文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CSAMI)、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知名科学文献数据库、各大研究机构和大学图书馆收录,是送国务院办公厅供中央领导参阅的重要学术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读者分布在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伊朗、法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产油国在内的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国际上已具有学术影响力,国外学者投稿逐年增多,发表论文引起国外广泛关注。《石油勘探与开发》为世界先进石油理论技术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工业界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长期的关心与支持,期盼你们一如既往提供稿件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收录《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及其重要奖项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美国《工程索引》(Ei)

美国《石油文摘》(PA)

美国地质文献信息系统(Geo-Ref)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

美国《化学文摘》(C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Scopus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石油文摘》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石油勘探与开发》征稿简则 

《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于197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以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石油工程理论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传播、交流最新石油科学技术为目的,报道中国与世界石油勘探地质、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最新理论技术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科技工作者。

《石油勘探与开发》被SCIEi同时收录,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全球同步发行。中文版(国外作者论文翻译成中文)在期刊主页http://www.cpedm.com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三大期刊数据平台网络发行,同时发行纸质印刷版;英文版在全球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 18763804)。

《石油勘探与开发》主要开辟“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学术讨论”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撰写相关的中、英文论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要求来稿具有原创性,且文章内容符合本单位的保密规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应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时,须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由作者自负。《石油勘探与开发》谢绝来稿后更换作者的要求。

投稿请将论文电子版发送至编辑部邮箱:skykeg@petrochina. com.cn,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将及时给作者发送回执单并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作者在来稿的同时,可以提供35位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名单及详细的联系方式与研究领域,也可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以备稿件送审时参考。

来稿通过专家及编辑部审查后,编辑部会及时将录用通知单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应及时将修改稿及矢量图返回编辑部,如果在没有约定的前提下超过6个月期限未修改返回,将被视为自动放弃。不拟刊登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函告作者,但稿件不退还。请作者务必提供固定的联系电话与E-mail地址。

作者在稿件交送编辑部90天后未收到录用、修改或退稿通知书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来稿一经发表,将按规定支付稿费,并赠送第一作者2本刊物。本刊所刊出的中、英文摘要及全文同时被国内外相关文摘与检索系统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随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本约定,请在来稿时注明,本刊将酌情处理。

根据科技期刊编排规范要求,请广大作者来稿时注意以下项目:

1)题名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紧扣文章主题,用语用词严谨规范。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和代号。

2)作者姓名及单位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3)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4)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本刊所有论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是浓缩论文的独立短文,反映主要论点、创造性内容,300字左右,一般应包含4种要素:目的(可简要);方法;结果;结论。本刊强调摘要的结果和结论部分要有实质性。

来稿须提供高质量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中请提供论文全部作者所在单位的规范英译名称和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5)正文

论文应论点明确、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内容翔实,提供详细的分析数据与图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件应清晰美观、图例齐全,文中量和单位用法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公式应连续编码,公式中出现的符号要加注释。

6)作者简介本刊介绍第一作者及联系作者,格式和项目如下。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位,所属单位及职称,从事研究工作及研究方向。地址:省(直辖市)市(县),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E-mail********

7)参考文献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篇,中文参考文献要求附英文译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见GB/T 77142005

8现网上冒充《石油勘探与开发》进行投稿、诈骗的较多,本编辑部在此郑重告知广大作(读)者:《石油勘探与开发》唯一官方网站为http://www.cpedm.com,出于安全考虑,网站不接受网上在线投稿!不收取任何审稿费、会员费!如需投稿请直接发邮件至编辑部邮箱:skykeg@petrochina. com.cn 


Editorial Board
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组成
 
主 任: 赵文智
 
副主任:周海民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马永生 李庆忠  李德生  苏义脑 邱中建 胡见义 袁士义 贾承造 韩大匡 戴金星
 
卞德智  王一刚 王大锐  王招明  王绪龙  冯子辉  关 平 刘玉章 刘雯林 朱怀江 朱筱敏 宋新民 张文正
 
张水昌 张光亚 张金川 李小地 李永铁 李 阳 李明诚 李思田 李晋超 李景明 杨 杰 汪海阁 沈平平 邹才能
 
陈 勉 单东柏 周灿灿 周英杰 周海民 庞雄奇 林志芳 罗东坤 郑晓东 胡永乐 胡 凯 赵文智 赵政璋郝 芳
 
顾家裕 常毓文 谢文彦 裘怿楠 雷 群 熊湘华 Bob A. Hardage(美国) Erik M. Galimov(俄罗斯)
 
Jisuo Jin(加拿大) Maowen Li(加拿大) Steve R. Larter(英国) Tom Burchfield(美国)
 
Yongchun Tang(美国)


 返回页首 


邮编:430072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电话:027-87682740   管理员Email:
Copyright © 2005-2006 武汉大学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