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微生物学教学资源库
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

国内高校
 

国外高校
 
文献资源

馆藏中文教材及参考书
 

馆藏西文教材及参考书
 

网上西文教材及参考书
 

老师购买的外国教材及参考书
 
教学信息

国内大学使用的教材
 

国外大学使用的教材
 
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网址
教学研究

外国教材评介
 

中文教材评介
 

教学论文
 
国内外生科院简介

国内高校
 

国外高校
 
相关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外培养方案-->国内高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成立于199973日,是由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经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而组建成的。现有8个研究所和3个支撑单元,分别是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以及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上海生科院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有: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及功能,细胞活动的分子网络调控,脑发育与脑功能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防治重要疾病的新药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研究以及药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植物分子生理和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生物医学转化型研究,现代营养科学研究,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计算生物学研究,以及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上海生科院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建设以人口健康与医药为主线的生命科学创新基地的战略目标,将科技创新活动聚焦于生命现象本质的前沿探索和基础研究,人口健康重大问题的转化型研究,生物资源、农业和环境的关键问题等三大方向,努力在蛋白质科学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信号转导和细胞活动分子网络研究、脑与认知、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干细胞、肿瘤、糖尿病机理、营养与代谢、传染性疾病、生物质能源、转基因作物等研究中作出重大原始创新的工作。上海生科院是在建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南方设施项目法人单位。蛋白质科学研究南方设施的建立将提升我国生物技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打造出一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级综合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使蛋白质科学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并带动生命科学的整体发展和医药、农业、工业、环境等方面的生物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上海生科院的使命是在满足国家人口与健康、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战略需求的过程中,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因此,开展科学研究,贡献创新成果是研究院的立院之本,是紧抓不放的根本所在。
承担的国家任务
  上海生科院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共争取到国家与地方各类科研项目(不含药物所,以下同)989项。至2008年,共新增主持973项目7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项、国家重大专项6项;新增主持863课题111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4项、重大研究计划2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9项,创新群体7项;新增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2项,重要方向性项目87项;新增上海市各类项目284项。

人才队伍
  现有职工(不含药物所,以下同)1528人,科技人员113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19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167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科技奖励
  至2008年,上海生科院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地方科技奖励53项、军队科技奖2项。
  2001年,生化与细胞所王恩多、王应睐、李勇、李彤、黄意巍等人完成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2年,生化与细胞所甘人宝、李载平、黄培勇、张倩、钱悦等人完成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研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生化与细胞所刘望夷、张劲松、刘仁水、何文君、凌俊等人完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与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生化与细胞所裴钢、高华、程智洁、荆清等人完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植生生态所韩斌、冯旗、张玉军等人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测序及功能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8年,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陈小章、刘强、胡远新、李鹏等人完成的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让
  至2008年,上海生科院共申请发明专利539项,其中国际和外国专利申请57项;授权发明专利197项,其中外国专利7项;获新药证书7项,国家新药临床批件5项(生物制品第一类)。
  一批专利技术向国内外公司转让,包括基因工程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技术及2项有关专利、高丁醇比例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丙酮专利技术、“T细胞疫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相关技术、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发明的抗艾滋病候选药物分子(尼非韦罗)、人胚胎干细胞系和小鼠胚胎干细胞系技术、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两个化合物等。

分子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际合作

  上海生科院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在国际合作领域努力追求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科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领域积极深化国际合作,有效促进了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担任评估顾问进行国际化评估;聘请知名专家担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所所长、研究组长等;与国际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人员互访;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建立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成果转化、合同研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养研究生,招聘外籍博士后和留学生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上海生科院与国外科学家共同申请了包括欧盟项目在内的数十项国际合作项目。Uli Schwardz教授获得2003年度国家外专局颁发的友谊奖。他和蒲慕明,Peter Gruss,分别获得1996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的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奖。
  上海生科院与国际科研机构共建14个合作机构,其中包括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共建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与亚太分子生物学网络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等。

院地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上海生科院根据学科综合优势,结合前沿领域布局,积极开展院地合作,合作领域、规模、方式都有新拓展。
  积极参与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的建设,与上海市共建上海辰山植物园,与浙江省湖州市共建上海生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与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隆平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徐汇区共建上海聚科生物园区,等等。

园区建设


   
上海生科院拥有包括岳阳路、枫林路、重庆路、漕宝路、九亭、浦东张江等在内的六大园区,总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坚持基本建设为科研服务,提高基本建设项目对科研工艺的响应度,近四年来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7项,建设规模14万平方米,总投资4.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 项,新建面积7.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6亿元。上述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3人;中科院、国家外专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2支;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9人,其中引进国外杰出人才95人,项目百人计划”4人。已有30余位全职外籍专家,人才队伍国际化程度有较大提高。